requestId:68b482a0e06789.01949571.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將于2025年1月9日(星期四)下午3時舉行新聞發布會,請民政包養金額部副部長唐承沛和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農業農村部有關負責人介紹深化養老服務改革發展有關舉措,并答記者問。中國網現場直播,敬請關注!
文字實錄
國務院新聞辦新聞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 邢慧娜:
女士們、先生們,大家下午好!歡迎出席國務院新聞辦新聞發布會。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養老服務改革發展的意見》已經公開發布,為了幫助大家更好地了解相關情況,今天我們邀請到民政部副部長唐承沛先生,請他向大家介紹情況,并回答大家關心的問題。出席今天發布會的還有:國家發展改革委社會發展司司長劉明先生,財政部社會保障司負責人葛志昊先生,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職業能力建設司司長吳禮舵先生,農業農村部農村社會事業促進司司長唐珂先生。
現在,先請唐承沛先生介紹情況。
2025-01-09 15:01:01
民政包養網部副部長 唐承沛:
各位媒體朋友,大家好!感謝各位對養老服務工作的關注和支持!
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深化養老服務改革發展的意見》,這是對加強養老服務作出的系統性制度設計,也是緊抓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重要窗口期,推動解決“老有所養”重大民生問題的基礎制度安排。
首先,制定印發《意見》,深化養老服務改革發展,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改革部署的重要舉措。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養老服務工作,要求加強頂層設計、制度供給,加快健全養老服務體系,讓全體老年人安享幸福晚年,為做好養老服務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對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完善發展養老事業和養老產業政策機制作出系統部署。《意見》圍繞加快建設符合我國國情的養老服務體系,優化基本養老服務供給,提出一攬子政策舉措。
其次,深化養包養網ppt老服務改革發展,是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的關鍵任務。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國人口老齡化進程加速發展,必須充分利用好2035年前后的重要窗口期,做好更加系統的應對準備。《意見》提出,加強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養老服務,強化以失能老年人照護為重點的基本養老服務,完善老年人床邊、身邊可感可及的養老服務政策措施,積極發展銀發經濟,有效銜接社會保障體系、健康支撐體系,進一步激發養老事業和養老產業發展活力,不斷完善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實施機制。
第三,深化養老服務改革發展,是讓廣大老年人安享幸福晚年生活的重要保障。《意見》提出,健全分級分類、普惠可及、覆蓋城鄉、持續發展的養老服務體系,為廣大老年人提供預期更加穩定、服務更加多元、質量更有保證的養老服務,更好滿足老年人多層次多樣化養老服務需求。
《意見》針對制約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的深層次矛盾問題,提出了系列改革創新舉措。一是針對養老服務網絡不夠健全的問題,提出加快建設縣、鄉、村三級養老服務網絡,形成縣(區)綜合服務、鄉鎮(街道)區域聯動、村(社區)就近就便的服務支持體系,促進養老服務網絡更加系統完善。二是針對居家社區機構三類養老服務不夠協調連續問題,提出鞏固居家養老基礎、強化社區養老依托、優化機構養老專業支撐作用,促進醫養結合,補齊農村養老服務短板,加強和改進綜合監管等改革舉措,推動形成貫通協調的養老服務供給格局。三是針對養老服務發展機制不夠完善,政府、市場、社會職責定位不夠清晰等問題,提出發揮養老服務事業發展政府主導作用、養老服務產業發展市場配置資源作用、養老服務社會參與作用,打造有為政府、有效市場、有情社會、有愛家庭協同發力的發展機制。四是針對養老服務要素保障不足等問題,在設施布局、財政支持、人才隊伍、養老金融、科技應用等方面提出更具體的措施,形成有利于養老服務持續發展的保障體系。歸納起來說,就是打通三級養老服務網絡,貫通三類養老服務形態,協同三方面的養老服務機制,保障五個方面的養老服務要素,推動養老服務體系更包養站長加健全完善。
下一步,民政部、全國老齡辦將加強統籌協調,會同相關部門完善配套政策措施,健全督促評價機制,認真抓好貫徹落實。
我就先介紹這些。謝謝!
2025-01-09 15:11:08
邢慧娜:
謝謝唐承沛副部長的介紹。下面歡迎各位媒體朋友舉手提問,提問前請通報所在的新聞機構。
2025-01-09 15:11:37
南方都市報N視頻記者:
這次《意見》提出要大力發展銀發經濟,釋放養老消費潛力。請問在推動發展銀發經濟方面,都做了哪些工作?如何進一步釋放我們的銀發消費潛力呢?謝謝。
2025-0包養感情1-09 15:15:49
唐承沛:
這個問題請國家發展改革委劉明司長介紹。
2025-01-09 15:16:03
國家發展改革委社會發展司司長 劉明:
感謝您的提問。當前銀發經濟成為社會廣泛關注的熱點之一。去年初,國務院對發展銀發經濟增進老年人福祉作出專門部署,這次養老服務改革發展的意見進一步深化。一年以來,在各方協同推動下,發展培育銀發經濟,主要有四個方面進展:
一是聚焦老年人急難愁盼,著力開展居家社區養老服務和醫養結合能力提升行動,做好老年人社區助餐等老年人急需的民生實事。推動老年人健康照護服務便利化、細致化,便于居家養老的老年人的出行,支持多層居民樓加裝電梯,打造適老化城市公交線路。
二是錨定老年友好潛力產業,強化老年用品創新,擴大為老服務供給,推動科技賦能,著力滿足老年人多層次、多樣化需求。發布老年用品產品推廣目錄,出臺金融支持養老產業服務銀發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加快服務機器人在養老領域的應用。
三是培育壯大市場規模,培育各類經營主體,樹立標準品牌,拓展消費渠道,著力增加優質產品服務供給。支持各類企業建設示范性普惠養老機構,開展標準化試點示范建設,利用進博會、消博會等平臺,組織開展銀發經濟宣傳推介活動。
四是優化發展環境,推進人才隊伍建設,強化財政金融支持,規劃建設養老設施,著力改善服務,讓老年人住得舒服、住得安心。保障好人財物等關鍵要素,支持高等院校、技工院校設包養網置銀發經濟相關專業,培養更多的愿意為老年人服務的人才。拓寬普惠養老再貸款政策支持范圍,開展城市社區嵌入式服務設施建設。
銀發經濟前景廣闊。從需求變包養網dcard化看,老年人群體規模不斷上升釋放大量老年產品和服務需求,隨著消費意愿和消費能力升級,需求結構正在從生存型向發展型轉變。特別是60年代以后出生的人,已經進入老年階段,這部分人消費意愿和消費能力更強。從消費趨勢看,老年人與年輕人消費邊界不斷融合,消費觀念、消費結構愈發重合,更加注重個性化和悅己消費,成為消費多元化發展的關鍵群體。從產業發展看,銀發經濟促使各產業為老年人創新、創造更多的服務產品,涉及老年人生活的方方面面,為老年人服務注入了新的動力。
下一步,國家發展改革委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的部署,深挖和培育銀發經濟消費潛力,從做好服務上做文章,推動銀發經濟提質擴容。一是做強主體,支持各類企業積極參與,加快培育一批銀發經濟龍頭企業,推動銀發經濟逐漸向多元業態發展。二是做優產品,引導經營主體匹配細分市場,健全產品服務的標準規范,提高產品服務品質和適老化水平。三是做大規模,促進養老與醫療健康、文化旅游、金融等產業融合,讓老年人在醫療、出行、娛樂等方面更加方便,為老年人提供更好更溫馨的服務。謝謝!
2025-01-09 15:16:19
總臺央視記者:
我們知道居家養老、社區養老、機構養老是目前三種主要的養老方式,《意見》對于推動這三類養老服務更好的協同貫通有什么樣新的舉措嗎?謝謝。
2025-01-09 15:28:20
唐承沛:
謝謝您的提問。居家、社區和機構養老現在已經成為我們社會主要的養老服務形態,這次發布的《意見》以推動三類養老服務貫通協調為改革重點包養網,在進一步明確各類養老服務功能作用的同時,加強各類養老服務在老年人全方位需求、全生命周期、全生活場景的協調聯動讓老年人無論在家庭、在社區、在機構,都能夠享受到方便可及的服務。
《意見》提出,要鞏固居家養老基礎作用。居家養老是大多數老年人的傳統習慣和普遍愿望。《意見》總結了黨的十八大以來養老服務的成功經驗,提出完善老年人床邊、身邊可感可及養老服務政策的改革方向,從健全家庭養老支持政策、積極培育專業化服務機構、推進適老化建設等方面提出系列措施,還要推動培育更多專業化的上門服務,讓老年人居家養老安心、舒心。
《意見》提出,要強化社區養老依托作用。社區是社會的基本單元,也是廣大老年人原居安養的家園,匯聚老年人所需的各類服務資源。《意見》強調要依托社區,為居家養老提供有效支持。社區在居家養老當中發揮了社會支持作用,同時還發揮了鏈接社會資源等作用。一方面,擴大社區養老服務有效供給,提出發展嵌入式社區養老服務、推行“社區+物業+養老服務”、推動完整社區建設等舉措;另一方面,加強社區層面養老服務供需銜接,提出探索“養老顧問”服務、村(社區)“兩委”把服務老年人作為重要職責等措施,使老年人的服務需求能在本社包養網車馬費區得到及時響應,盡力滿足老年人在熟悉的社區環境中養老的需求。社區“一手托兩家,自己也當家”。一方面要深入家庭提供服務,另一方面要鏈接社會資源。同時,社區也向老年人提供日托全托、學習娛樂等方面的支持。
《意見》提出,要優化機構養老專業支撐作用。與居家、社區養老相比,機構養老雖然服務老年人數占比不多,但功能作用不可替代。《意見》在過去“機構為支撐”、“機構為補充”等功能定位的基包養網礎上,進一步提出機構養老“專業支撐作用”,對機構養老作了更清晰更準確的定位。一方面,因地制宜推進養老機構分類改革,明確了兜底保障型、普惠支持型、完全市場型養老機構的職能定位和運行機制,推動實現分級分類、多樣化的精準供給。《意見》還提出健全公辦養老機構運營機制、發展長期照護和認知障礙老年人照護服務、引導養老機構積極收住失能老年人,探索“老年父母+殘疾子女”家庭共同入住養老機構等優化機構養老功能的舉措。另一方面,要充分發揮養老機構技術創新示范、服務技能培訓、設備推廣應用等作用,推動專業化服務向居家和社區延伸。今后,養老機構不但要在集中照護方面更加專業,也要更積極地參與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促進養老服務規模化、集群化、品牌化發展,打造樞紐型、開放型的專業服務機構。
我就回答這些,謝謝!
2025-01-09 15:28:35
九派新聞記者:
《意見》首次提出加快健全覆蓋城鄉的縣鄉村三級養老服務網絡,請問能否介紹一下該舉措的具體情況,具體考慮是什么?謝謝。
2025-01-09 15:38:26
唐承沛:
謝謝您的提問,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健全覆蓋城鄉的縣鄉村三級養老服務網絡,是加快建設適合我國國情的養老服務體系的關鍵改革舉措,符合縣(區)作為國家治理基本單元的定位要求,符合養老服務重在基層的規律特點,有利于推動城鄉養老服務均等化,加強縣域養老服務資源統籌,促進服務資源向基層下沉,與常住老年人口相匹配,讓絕大多數老年人都能在熟悉的環境中安養晚年。可以說,縣鄉村三級養老服務網絡是符合我國國情的養老服務體系的基礎設置,就像教育,有各級的教育設施,醫療也有各級的醫療設施一樣,養老服務也要在縣鄉村三級有自己的設施網絡。黨的十八大以來,各地在三級養老服務網絡建設上,探索形成不少成功經驗,像安徽、重慶等地“建中心帶站點進家庭”服務模式,通過總結提煉各地經驗探索,進一包養步上升為全國性部署要求。
加快健全覆蓋城鄉的養老服務網絡,總的要求是在縣(區)范圍內,建設以縣級平臺為龍頭,鄉鎮(街道)區域養老服務中心為樞紐,村(社區)服務設施站點為節點,構建上下貫通、有效銜接、包養網合理分工的三級服務網絡,實現縣(區)范圍內養老服務資源科學配置、有序流動和廣泛覆蓋,使各級養老服務設施連點成線、聚線成網、可感可及,讓老年人能夠就近就便享受到有質量的養老服務。
在縣級,主要是依托縣級特困人員供養服務機構,建設綜合養老服務管理平臺,發揮服務示范、行業指導、應急救助、資源協調等作用,統籌推動縣(區)養老服務資源高效利用、供需銜接、綜合監管。也就是說,在縣一級要有一個綜合平臺,或者綜合服務中心。在鄉鎮(街道),主要是依托現有敬老院、優質民辦養老機構等,改擴建為區域養老服務中心,在提供專業照護服務的同時,發揮政策咨詢、服務轉介、資源鏈接等作用,成為養老服務的“一站式”業務辦理窗口和資源信息匯集平臺,促進鄉鎮一級的區域聯動。在村(社區),采取“中心+站點”等包養女人方式,大力發展嵌入式社區養老服務設施和互助型養老服務站點,加強日間照料、學習娛樂、上門服務等能力,發揮設施站點深入基層、貼近群眾的優勢,及時收集、提供和轉介養老服務需求,成為老年人家門口的服務站,發揮對居家養老的重要支持作用。以上就包養情婦是建設縣鄉村三級養老服務的基本考慮。
按照《意見》部署,養老服務網絡到2029年基本建成,到2035年更加健全。通過持續推進建設,把養老服務網扎得更密更牢,穩穩兜住老年人的養老服務需求。
我就回答這些,謝謝!
2025-01-09 15:38:59
中國財經報記者:
養老事業和養老產業的發展離不開公共財政的支持,請詳細介紹一下財政部在促進養老服務包養網發展方面的工作進展和下一步舉措。謝謝。
2025-01-09 15:40:02
唐承沛:
請財政部葛志昊同志回答。
2025-01-09 15:40:18
財政部社會保障司負責人 葛志昊:
謝謝您的提問。《意見》的出臺為下一步養老服務改革發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近年來,各級財政部門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的決策部署,加大投入力度,完善支持政策,深化改革創新,推動養老服務發展取得明顯成效。
一是加大投入力度。2019年—2024年,全國財政用于養老服務和老年人福利方面的支出超過5600億元,年均增長11%。其中,中央財政通過一般公共預算、政府性基金預算等渠道安排資金超過1500億元。
二是完善支持政策。一方面,我們出臺了一系列稅收優惠政策,對符合條件的養老機構減免企業所得稅、增值稅等稅收,并指導地方為養老機構因地制宜提供建設補貼和運營補貼。另一方面,我們聚焦特困老年人以及經濟困難的失能老年人和高齡老年人等特殊群體,支持其入住養老機構接受集中照護,或提供家庭適老化改造和居家上門服務等,切實讓他們享受到質量有保障的基本養老服務。
三是深化改革創新。2021包養網年以來,我們連續實施居家和社區基本養老服務提升行動項目,累計對234個項目地區探索發展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予以資金支持。2024年,我們在59個縣(市、區)啟動實施縣域養老服務體系創新試點,支持探索構建適合我國國情的縣域養老服務體系。
下一步,財政部門將認真貫徹落實《意見》精神,在以下三個方面持續發力。
一是進一步加大投入。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指導各地根據經濟發展水平和人口老齡化程度,進一步加大對養老服務的資金投入。同時,進一步完善養老服務經費保障機制,擴大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養老服務供給,重點保障好特困老年人、經濟困難失能老年人等特殊老年群體的基本養老服務需求。
二是進一步深化改革。繼續抓好縣域養老服務體系創新,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提升行動等試點工作,鼓勵地方加大推進力度,大力發展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加快補齊農村養老服務短板,力爭形成可推廣可復制的城鄉養老服務發展模式。
三是進一步提升效能。一方面,加強對養老服務領域財政資金的預算管理,強化績效考核和財會監督,充分發揮財政資金的使用效能。另一方面,指導地方進一步優化養老服務資源配置,完善公辦養老機構的管理和運營機制,不斷提升全社會養老服務資源的整體效能。謝謝。
2025-01-09 15:45:17
鳳凰衛視記者:
失能老年人照護工作一直是養老服務改革發展的一項重點任務,可否為我們介紹一下目前的相關情況以及下一步的打算?謝謝。
2025-01-09 15:56:29
唐承沛:
謝謝您的提問,您關心的是失能老年人的照護服務工作。失能照護問題是當前人民群眾養老的一個痛點,也是養老服務必須優先解決的重大課題。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這次發布的《意見》提出要強化以失能老年人照護為重點的基本養老服務,這句話寫在文件的總體要求里,增強居家、社區、機構等不同服務形態的失能照護能力,引導養老機構積極收住失能老年人。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把失能照護納入養老服務體系建設重點,堅持優先發展、傾斜支持、系統推進。
一是照護供給規模不斷擴大。截至目前,全國各類養老機構和設施達到40.4萬個,養老機構的護理型床位占比提升到了62.2%,為符合條件的失能老年人建設家庭養老床位30余萬張。失能老年人多數居家養老,可以在家庭里設置養老床位。為200多萬戶特殊困難老年人家庭實施適老化改造。
二是照護保障范圍不斷拓展。將照護服務納入國家基本養老服務清單,基本實現了每個縣有1所以失能照護為主的縣級特困人員供養服務設施,特困失能老年人照護需求得到有效保障。開展經濟困難失能老年人集中照護服務工作,將包養網最低生活保障范圍內的中度失能以上老年人納入集中照護保障范圍。
三是照護要素支撐不斷加強。探索建立以養老護理員為主的服務隊伍保障激勵機制,舉辦養老護理員職業技能大賽,實施康養職業技能培訓計劃,積極發展智慧養老,推動信息化、智能化技術和產品在失能照護中的創新應用。剛才講到了機構的專業支撐,我們現在大力支持各類養老機構提供多種養老服務產品的應用場景,推動養老科技應用推廣。
四是質量管理不斷規范。將老年人能力綜合評估納入國家基本公共服務標準和國家基本養老服務清單,廣泛開展評估工作。建立健全養老服務標準化工作體系,累計出臺了國家和行業標準29項,地方標準700多項,失能照護質量不斷提升。
下一步,我們將會同相關部門,圍繞《意見》加強失能老年人照護的部署要求,重點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完善專項配套措施。制定加強和改進失能老年人照護服務政策,健全全國統一的老年人能力綜合評估制度,推動精準高效配置失能照護資源。二是持續加大服務供給。以提高失能照護能力為重點,健全三級養老服務網絡,加大失能照護設施建設力度,加強居家、社區、機構供需銜接,資源整合,推動失能照護資源下沉到城鄉社區,延伸到老年人家庭。三是不斷提升服務質量。加強失能照護標準化建設,完善失能照護質量評價體系。強化失能照護監督管理,提升失能照護質量安全,讓老人安心、子女放心。
我就回答這些,謝謝包養!
2025-01-09 15:56:46
頂端新聞記者:
深化養老服務改革需要高質量的養老服務團隊,能否介紹一下養老服務人才隊伍建設的情況和舉措?謝謝。
2025-01-09 16:17:59
唐承沛:
這個問題請人社部吳禮舵司長來回答。
2025-01-09 16:18:38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職業能力建設司司長 吳禮舵:
非常感謝您的提問,也謝謝您對養老服務領域技能人才隊伍建設的關注。剛剛講人才隊伍建設是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為老年人提包養網供多樣化多層次服務的一個重要舉措,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對這項工作高度重視,主要做了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加強養老服務領域人才培養力度。指導技工院校開設康復保健、健康與社會照護等專業,推包養進工學一體化培養模式,提高技能人才培養質量。根據養老服務機構用工需求和培訓機構開展相關領域培訓的情況,制定并公布 TC:sugarpopular900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