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賣新聞》:日本去九宮格會議室興起“老年閱讀”熱潮_中國網

日本《讀賣新聞》2月10日文章,原題:有關老去問題的書籍在出版界日益興盛 近年來,圍繞“老去”這一主題的書籍在日本小樹屋日益增多。這類書籍內容多樣,有的介紹探討衰老問題的經典名著,有的講述老年人如何享受閱讀之樂。深入探索這一話題,會發現“老年閱讀”的世界比想象中更加廣闊。

在東京都葛飾區立中央圖書館的“活力老年角”,陳列著許多探討“老去”主題的文學作品:從《枕草子》《方丈記》等古典名著,到深澤七郎的《楢山節考》、九宮格有吉佐和子的《恍惚的人》等見證現代老年文學代表作。

在小說領域,曾入圍第172屆直木獎的朝倉霞作品《讀讀講講》以一群老年人組成的讀書會為舞臺,講述讀書會成員們朗讀兒童文學,并借此探討自己的過去以及對生死的看法。這種敘事方式不僅探時租空間討了閱讀本身,還反映了老年人與書籍的深層聯系。

50歲或許仍顯年輕,但正是為“老年閱讀”做準備的最佳時期。前田速夫的《老年的閱讀》精選了文學與哲學經典,并提煉其中的箴言,幫助讀者從經典中汲取智慧。《50歲以后的閱讀指南》則側重于為人生的后半程提供指引,邀請50位作者撰文,推薦值得閱讀的作品。

“我開始有意識地讓自己成為一名老人。”集編輯、評論家、影視行業幕后人員于一身,86歲的津野海太郎近日出版了《為生存而閱讀》。他從70歲起便著手研究“老年閱讀”這一主題,先后出版了《活到百歲的閱讀術》以及《最后的閱讀》,此次更是深入探討這一話題。

津野海太郎認為:“我們這一代與過去分享那種傳統意義上的‘衰老’形態不同。因此,即使漸漸老去,也很難做到優雅。”在這樣的心境下,他接觸到了美學家伊藤亞紗的《看不見的人如何看世界瑜伽教室》,這本書探討了視覺障礙者的世界觀,激發了他對年輕一代作家的興趣。津野開始閱讀自己過去未曾涉獵的作品,比如經濟思想家齊藤幸平、獨立研究者森田真生等人的著作。他稱這些“在生活中靈活運用身心進行思考的研究者”為“真正的知識分子”,他們不居高臨下,而是以平實的態度面對世界,讓他感受到新一代學者的崛起。

對于老年人如何享受閱讀的快樂,津野表示:“觀察年輕一代,傾聽他們的聲音,并與他們建立聯系——這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作者川村律文,朱迪譯)